梅溪書院是樂清書院文化的源頭之一,是樂清重要的文化地標,由樂清歷史上唯一的文科狀元王十朋在其故里四都左原(今淡溪鎮(zhèn)梅溪村)創(chuàng)辦。王十朋同時是著名的政治家、教育家、愛國詩人,在他的主持下,梅溪書院一度成為南宋中國最富盛名的書院之一,吸引了大量學子前來求學,影響了一代樂清讀書人,改變了樂清的教育格局,提高了樂清的整體教育質量,王十朋存世的《書院雜詠三十四首》和《梅溪題名賦》等詩文,就是當年梅溪書院盛況的寫照。王十朋考中狀元后,在長達十多年的仕途中,也多次表達回鄉(xiāng)繼續(xù)辦學的理念,今天梅溪草堂就是根據他的這一理念而重建的。由于受到左原梅溪書院的影響,樂成簫臺山下也曾建立過梅溪書院,為千年樂清發(fā)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礎。
梅溪書院簡介
紹興十三年(1143),王十朋32歲,在孝感井南邊修建房舍,開辟書塾。王十朋自號梅溪,書塾取名“梅溪書院”。王十朋重視道德和人格的構建和砥礪,跟學生相處如友人,師生道義相交,真誠相待。梅溪書院設有梅溪詩社,師生唱和,學風盛,學法活,名聲遠播,桃李爭芳。梅溪書院斷斷續(xù)續(xù)辦了十四年,生員除本州縣外,還有從臺州、安徽、山東等地慕名而來的學子,受業(yè)120余人,開創(chuàng)了樂清勤奮的學風和樸實的文風,對樂清和附近地區(qū)耕讀文化的發(fā)展,產生了深遠影響。到了紹興二十三年(1153),王十朋42歲,因為秦檜賣國求榮,王十朋離開杭州太學回鄉(xiāng),執(zhí)教梅溪書院,桃李滿天下。
紹興二十六年(1156)春,王十朋43歲,在郭路明慶寺附近添置別業(yè)建書塾,王十朋在《題郭路莊》詩中稱之為郭路莊,聚徒講學達半年之久。許宗斌在《聽蛙說古》中稱郭路莊書塾“是左原梅溪書院的延伸”。
左原梅溪書院有874年歷史,門生弟子遍海內,把樂清千百年積聚的耕讀文化的精華,輻射到樂清全境和書院弟子足跡所到之處。
紹興十二年(1142),劉銓中進士;紹興十五年(1145),毛宏中進士;紹興十八年(1148),劉鎮(zhèn)中進士;紹興二十七年(1157),王十朋中進士。樂清最早的十名進士,四名屬“金溪八詩友”。樂清第九名進士萬庚,字先之,萬橋人,萬規(guī)侄孫萬世延長子,紹興二十四年(1154)中進士,萬庚既是王十朋親戚,又是王十朋學生。樂清第十二名進士是王十朋學生宋晉之。宋晉之,原名宋孝先,字舜卿、正卿,號樟坡居士,樂成宋湖人,隆興元年(1163)進士,歷任臨海、光化、奉化知縣和信州通判,著《樟坡集》等。自王十朋創(chuàng)建左原梅溪書院之后,樂清學業(yè)振,文風盛,名士輩出,群星璀璨,留下耀眼的光芒,左原梅溪書院成為溫州古代著名書院。
元朝時,在縣城九牛山下王忠文公祠內設梅溪書院,明朝隆慶年間曾重建。明朝嘉靖元年,廢東岳廟設王十朋祠堂并設梅溪書院。元明兩朝至清朝雍正初年,梅溪書院均未設山長。雍正三年(1725),湖南唐傳鉎任樂清知縣,把簫臺山麓、山川壇上的長春道院改建為梅溪書院,延請徐炯文任梅溪書院山長,希圖以王十朋德業(yè)文章振興樂清學風、文風。同治元年(1862),梅溪書院被燒毀,呂岙徐德元捐獻巨資重建。清朝中晚期及民國年間,浙南學者如永嘉拔貢陳舜咨、高垟恩貢林啟亨、永嘉教諭張振夔、瑞安舉人王旬宣、瑞安著名歷史學家陳黼宸、樂成舉人蔡保東、高園舉人黃鼎瑞、瑞安優(yōu)貢郭鳳誥等人先后執(zhí)掌梅溪書院。
梅溪書院最早是南宋大賢、名臣王十朋在紹興十三年于其家鄉(xiāng)左原梅溪創(chuàng)立的梅溪書館,也稱梅溪書院。王十朋去世后,宋末名臣劉黻捐錢二萬緡重建,于其后建講堂,亦稱梅溪書院。南宋滅亡以后,郭路王公祠不久亦頹廢。直至明代嘉靖初婺源人潘潢知樂清,“改九牛山下東岳廟祀王十朋,稱王忠文公祠,祠旁置兩齋令諸生肄業(yè)其中,故該祠又稱“梅溪書院”。明隆慶間,令胡用賓重建。此后梅溪書院屢遷屢建、屢毀屢修有兩三次之多,及至清·雍正四年湖南衡陽人知縣唐傳鉎倡建義學,于“城西山川壇上長春道院舊址,祛其腐穢,毀其土木淫詞,斷然特卜為公之書院。葺王忠文公祠并五老堂。公固端正名儒,邪黜而正,始申也。”并親為記。以“義路禮門”榜其頭門。書院建成后成為士子研習經書處所。
梅溪書院有850多年的歷史,并記入了中國書院的名錄。是我們樂清千年古縣的社會人文教化之重地,是社會文教的重要基礎,是樂清文化的重要標志,是我們歷代樂清人最重要的精神家園。
梅溪書院采取宋朝古典園林形式,成為梅溪村狀元故里文化創(chuàng)意產業(yè)園的構成部分,與附近王十朋故居、王十朋紀念館、梅溪草堂、修戒石、洗硯池、童浴池、梅溪荷園、《寵示帖》摩崖和龍王廟有機結合,成為淡溪生態(tài)文化旅游區(qū)王十朋狀元景區(qū)的核心景觀,為紀念先賢、召開學術會議、展示鄉(xiāng)邦文獻的場所。
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現(xiàn)就書院裝修現(xiàn)面向社會征集楹聯(lián)16副:
一、征集內容:作品內容為體現(xiàn)王十朋愛國及孝廉等崇高品行,體現(xiàn)時代精神和民俗特色。
二、參賽作品必須是原創(chuàng)作品,不得舊聯(lián)新投、一作多投,不得抄襲,一經發(fā)現(xiàn)將不予錄用。
三、楹聯(lián)作品必須符合楹聯(lián)格律要求。作品須注明姓名、身份證號碼、單位和聯(lián)系方式。
四、為充分體現(xiàn)本次征聯(lián)活動的公正性,活動主辦方將聘請專家組織評審,按照公正、公平、公開的原則,對參賽作品進行評選,評出50副優(yōu)秀作品,將通過“清雅淡溪”公眾號向社會發(fā)布。主辦單位將對獲獎者頒發(fā)獲獎證書,其中:一等獎3名;二等獎7名;三等獎10名;優(yōu)秀獎30名。
五、投稿郵箱:5822082@QQ.com,征稿時間由即日起至2023年3月1日止。
六、主辦單位擁有參賽作品的出版、發(fā)表、張貼、使用等權利,作者享有署名權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ggqorLrYGSa4Y2LDJpp5gw